我國大型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獲重大突破 | ||||
|
||||
|
||||
【打印】 【關閉】 | ||||
我國大型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獲重大突破 | ||
|
||
8月18日獲悉,由氣電集團與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西南院)聯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劑在新疆慶華大型煤制天然氣項目中首次實現110%滿負荷平穩運行,獲得的甲烷濃度為61.7%,高于國外引進技術近3個百分點,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據介紹,煤制天然氣是劣質煤經過氣化—凈化—甲烷化得到的清潔的合成天然氣產品。作為新型煤化工的重要組成,該技術是我國煤炭清潔化利用、保障民生用氣的重要方向之一,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民生發展。甲烷化技術是把煤炭變為清潔天然氣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對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一直致力于煤制天然氣全技術鏈的國產化,目前煤氣化、變換、脫酸等技術都已實現國產化,但甲烷化技術開發難度大,多年來一直未取得突破。 氣電集團于2010年開始進行煤制天然氣工藝技術和催化劑的研究,2013年聯合西南院開展聯合研發。自主研制出的甲烷化催化劑具有抗高溫、高活性、高穩定性和抗積炭等優點,滿足大型煤制天然氣工業生產要求。 此次自主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劑在新疆慶華煤制天然氣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甲烷化裝置實現長周期平穩運行,產品質量合格,天然氣順利并入管網,實現了煤制天然氣領域全產業鏈條技術國產化,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對持續穩定供應天然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氣電集團將以此次技術工業應用為契機,繼續推進甲烷化成套技術在新疆慶華二期、三期的應用,同時加強市場推廣力度,拓展甲烷化技術在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融合、二氧化碳化學利用與減排等領域的創新,為我國煤炭清潔化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作出更大貢獻。(通訊員 宋鵬飛) |
||